大眾網記者 范明昱 濟南報道
昨日,山東博物館內,一場發布會如泉水般涌動出濟南文旅的盛夏雄心——同步啟動“泉在濟南過暑假”系列活動與“泉城文創設計大賽”。
濟南市委常委、秘書長韓偉為文化創意產業創新聯合體學術顧問授
濟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秘書長陳勇,濟南市政協副主席姜明為文化創意產業創新聯合體首批成員單位授牌
濟南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孫世會將文創“泉錦鯉001”贈予山東博物館
看似兩件事,實為同一場城市IP的升維行動:濟南正舉全市文旅商體之力,搏擊暑期市場,讓“泉”這一核心IP的漣漪持續擴散。
看似兩件事,實為同一場城市IP的升維行動:濟南正舉全市文旅商體之力,搏擊暑期市場,讓“泉”這一核心IP的漣漪持續擴散。
“一年四季·泉在濟南”的城市品牌,早已不是一句空話。過去一年,它如活水般串聯起“泉的走向、人的品位、城的邁進、業的布局、詩的韻味”。
那么,當暑假熱浪襲來,如何為IP注入新泉源?
一、破題的關鍵,在于打破藩籬,向高手借智。
濟南此番請來“高人”,成立文化創意產業創新聯合體。
很多人對文創賦能文旅的認知,停留在文創就是為文旅項目打造二次消費,比如“文創就是景區里的旅游紀念品商店”。然而文創的意義不止于此。它的衍生能夠梳理挖掘、創造性轉化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提升城市整體的品牌、價值和口碑。
比如,深圳景之藍非遺文創合伙人提到,可以通過掐絲琺瑯技藝設計出更多的泉錦鯉文創產品,讓景泰藍琺瑯技藝賦能濟南非遺文創——當銅絲在泉紋圖樣上彎折出流暢的曲線,琺瑯釉料在趵突噴涌的輪廓間流淌生輝,勾勒出的不僅僅是一尾錦鯉,更是可觸摸的城市記憶。
濟南文化創意產業創新聯合體的成立,無疑是此次活動具有分量的一筆。
它打破了文創領域常見的“單打獨斗”模式,將深圳景之藍、前海手繪、香港文創圈(中國)等市場先鋒,與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頂尖高校的創意智庫熔于一爐,讓“高校創意供給+企業市場轉化+政府資源整合”的閉環充滿想象。這不僅是資源的聚合,更是對文創停留在“扇子書簽明信片”初級形態的破局之舉。
就如濟南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孫世會所言:“聯合體秉持市場主導、創新發展、跨界融合、共生共榮的核心宗旨,就是要打破壁壘,推動政策扶持、學術研究、市場需求、資本注入等要素高效融通,促進跨行業、跨區域的資源整合與共享,為濟南文化產業發展厚植沃土、營造良好生態。”
“一年四季·泉在濟南”豎版品牌標識
自此,濟南有關文創發展的雄心,也有了清晰的坐標:
向內,它扎根于泉水文化的深厚土壤,將研學機構、文創企業、博物館等資源整合,讓“一年四季 泉在濟南”城市IP從創意到落地形成閉環。
向外,它以“跳出山東看濟南”的視野,對標國際文創產業前沿,讓濟南的泉水故事、龍山文化、名士精神,通過創新聯合體的孵化,轉化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
這也意味著,濟南文創,既要做地域文化的守護者,更要做世界創意的參與者。
二、解題的智慧,在于差異競爭,全域一盤棋。
濟南的夏天,從來不止于避暑,而是一場可觸摸、可沉浸的城市文明深潛。此次推介的暑期特色活動,以“全域聯動、全業態融合”為鮮明特質,勾勒出一幅“泉城無處不風景”的立體畫卷。
農文旅活動,將阡陌田園變為療愈課堂,讓都市人在瓜果采摘、農耕體驗中觸摸鄉土溫度。適宜親子樂游、休閑采摘、文化沁潤、鄉村輕旅的7個泉韻鄉居和美鄉村片區,分別為萊蕪區“雪野三鄉 和美畫廊”片區、“齊魯情 映山紅”片區,章丘區“明山繡水”片區、濟陽區“黃河 稻鄉灣”片區、鋼城區“花開辛莊 未來種心”片區、平陰縣“膠鄉古鎮 泉韻江南”片區、長清區“錦繡馬山 鯉想田園”片區,勾勒出一幅“村美、民富、人和”的新時代鄉村畫卷。
以“2025盛夏狂歡季”為主題的300余項文旅盛宴,串聯起泉水、老街、非遺等核心元素,復刻與眾不同的人文記憶。“把夏天泡進泉水”,縱享清涼體驗;“泉城夜八點”,集萃城市光影;“25℃暑期計劃”,解碼自然山水;“1+N”同樂計劃,暢享親子時光;清涼“充電”站,共享文博盛宴;“帷幕開啟一夏”,悅賞暑期演出季……讓每個走進這座城的人,都能讀懂“泉城無處不風景,一景一韻皆人文”的盛夏密碼。
各區縣(功能區)的特色活動,也如散落泉城的珍珠,共同編織出“一區縣一特色,全域皆精彩”的暑期圖譜。現場同步為10家濟南本地研學機構代表頒發“研學推薦官”證書,以專業力量助力青少年暑期實踐。
這份從全域聯動看文旅融合的“濟南解法”,以泉水為脈絡,將農業、文化、教育、商業等業態深度縫合,讓游客在暑期的每一段旅程中,既能感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自然之美,也能體驗“產學研游”一體的沉浸之趣。
三、升維的符號,在于數字賦能,IP活起來。
“泉錦鯉”IP形象的正式發布,將城市品牌帶入靈動之境。
一般來講,文化創意產品的形成是物、人與文化三種要素的交互過程。活動現場,當10名小朋友手持“泉錦鯉”文創產品走上舞臺進行展示,濟南文創的“升維密碼”也隨之揭曉。
一尾躍動的“泉錦鯉”,將趵突泉、荷花等地理標志元素和錦鯉形象相融合,不僅是承載著“鯉魚躍龍門”的東方吉祥寓意,更彰顯了“濟南依泉而建、伴泉而生、因泉而名”的城市基因,傳遞出“好運泉城”的美好祝愿與“泉迎四海”的開放誠意。值得一提的是,“泉錦鯉”IP形象可隨四季流轉切換形態,適配AR泉水祈福、四季主題表情包等線上線下多場景,讓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泉水文化魅力,增強城市文化歸屬感與記憶點。
活動現場同步舉辦了編號為“泉錦鯉001”的文創產品贈送儀式,當這件凝聚著設計師智慧與泉城靈魂的作品,與山東博物館的千年文物隔空對話,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便有了最生動的注腳:文創不再是簡單的“文化+產品”,而是讓歷史活起來、讓文化走出去的媒介。更具深意的是,為深化“一年四季·泉在濟南”城市品牌IP,“泉”在濟南系列活動工作專班推出了“泉”在濟南城市形象片。
當古老泉城以開放之姿擁抱頂尖創意力量,當全域資源在差異協同中奏響交響,當文化符號借數字浪潮躍然新生,濟南這個夏天,已不只是游客的避暑地,更成為一場關于城市魅力如何持續“上新”的生動實踐。
泉脈深處,活力已悄然涌動。
泉水叮咚,正叩響一座城市文旅升維的未來之門。